针对现行机械工业标准体系中,标准体系结构和布局不完善,标准滞后和缺失,政府标准与市场标准的衔接配套不够等问题,《机械工业十四五标准化发展规划》提出,未来五年要加强需求引领,围绕机械工业战略任务和重点,统筹规划标准化体系布局,科学确定标准化工作重点领域,合理安排标准化科研和制修订项目,满足机械工业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的需要,提升标准化与机械工业发展的契合度。
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行业龙头企业纷纷组织了针对俄罗斯及远东市场的拳头产品和新技术、新服务粉墨登场,集中凸显了企业积聚的技术研发优势和售前、售后服务网络的无缝衔接。一起来先睹为快!工程起重机械产品中联重科起重机展品 亮相展会的两款工程起重机械明星产品为ZMC25和ZMC60,由中联重科白俄子公司生产。
随着《2020年前快速、高速铁路发展计划》及《2030年前铁路交通发展战略》等一系列政策的颁布,俄罗斯铁路基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理想契机。ZE215E挖掘机配备康明斯发动机,动力十足,节油高效、皮实耐用;主泵、主阀、油缸、减速机等核心零部件采用国际知名品牌,保证超长寿命及可靠性。泵车高效智能、节能可靠、场地适应性强,还具有单侧支撑功能,可以在狭窄道路、场地施工。产品采用中联重科上装和MAZ集团的底盘,融合了两家企业的最高技术,优良稳定的性能,使其可以在360度的作业区域内工作。在360度区域内工作的能力可最大程度地减少在建筑工地工作时移动起重机次数,从而提高设备操作效率。
此外,纵然受到国际旅行限制的影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对于境外参展仍是热情不减。配备8寸大屏显示器、CAN总线收音机、USB、蓝牙等娱乐功能一应俱全,更能实现一站式保养。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协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产业引领功能,牵头组织产业联盟,加强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协调合作,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促进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良好生态,形成产业链有序竞合新格局。
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强国有资本运作和价值管理,促进国有资本在有序流动中提升价值、提高收益。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深化实施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让广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工匠标兵在推进三个转变中大展身手、建功立业,成为实现三个转变最富创造力的主力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对外合作提升关键技术、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增强全球价值链掌控力。▲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共同使命和重大责任。
《学习时报》第1633期刊发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署名文章《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三个转变 更好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出台质量品牌工作系列文件,强化考核引导激励,建立长效机制,搭建了中国品牌论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引导支持中央企业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有效推动中央企业激发创新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一大批国之重器横空出世。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支持引导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在三个转变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打造一流的企业品牌,鼓励企业加强品牌战略研究和全面质量管理,将品牌意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以质量创品牌,以服务优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图为火星车驶离平台模拟动画 ▲2021年5月10日,中国中铁在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展出为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量身打造的世界最先进的大直径敞开式隧道硬岩掘进机——彩云号TBM的仿真模型,该设备改写我国铁路长大隧道项目的机械化施工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中国船舶展出翼型风帆助推超大型原油船,是全球首艘安装风帆装置的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通用技术集团制造的H80C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探索三个转变重要途径牢牢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挥龙头作用。
小编为您分享全文: 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三个转变 更好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翁杰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塑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加强企业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建设,努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加快形成有利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绩效评价,不断夯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要求,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形成适应市场化、国际化、法治化新形势的现代治理模式,强化实现三个转变制度优势。
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紧紧围绕战略安全、产业引领、国计民生、公共服务等功能,更加突出主业、实业和核心竞争力标准,推动各类要素向主业实业集中,着力打造一批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产业链,培育一批具有产业发展主导力的产业链链长企业,形成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团,不断提升整体竞争力和系统稳定性。▲2021年5月10日,中国智造品牌论坛暨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在北京举行 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做强三个转变引领力量大企业在引领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上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必须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
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出台质量品牌工作系列文件,强化考核引导激励,建立长效机制,搭建了中国品牌论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引导支持中央企业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有效推动中央企业激发创新潜力、增强发展动力,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取得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重大成果,一大批国之重器横空出世。努力打造科技攻关重地,积极与国家攻关计划对接,针对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材料、大飞机、发动机等产业薄弱环节,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开展协同攻关,发挥创新联合体优势作用,进一步把最优秀的人才、最急需的资源、最先进的设备集中配置到攻关任务上来,在解决卡脖子问题上实现更多更大突破。
着力做强主业实业,筑牢三个转变产业根基坚持突出主业、做强实业,将更多资源和更大精力投入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坚决做实业报国的耐心资本。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聚焦智慧能源、智能交通和智能建造等领域,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打造一批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努力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积极融入国家基础研究创新体系,主动承担重大项目,进一步加大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在信息、生物、能源、材料等方向,加快布局一批基础应用技术;在人工智能、空天技术、装备制造等方面,加快突破一批前沿技术;在电力装备、通信设备、高铁、核电、新能源等领域,加快锻造一批长板技术,不断增强行业共性技术供给。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通过对外合作提升关键技术、优化全球布局、打造国际品牌,增强全球价值链掌控力。促进国民经济循环,在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上发挥主导作用,优化供给结构、改善供给质量,加强现代流通体系建设,促进国内供给、需求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实现动态平衡。《学习时报》第1633期刊发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翁杰明署名文章《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三个转变 更好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已安全驶离着陆平台,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加强国有资本运作和价值管理,促进国有资本在有序流动中提升价值、提高收益。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壮大,适应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要求,持续推进5G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卫星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一批云计算、大数据、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军企业,深入推进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作出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的战略部署。夯实一流的管理基础,加快推进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对标世界一流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广泛运用先进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在战略管理、组织管理等重点领域全面发力。
图为火星车驶离平台模拟动画 ▲2021年5月10日,中国中铁在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展出为大瑞铁路高黎贡山隧道量身打造的世界最先进的大直径敞开式隧道硬岩掘进机——彩云号TBM的仿真模型,该设备改写我国铁路长大隧道项目的机械化施工长期受制于人的历史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中国船舶展出翼型风帆助推超大型原油船,是全球首艘安装风帆装置的30.8万吨超大型原油船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通用技术集团制造的H80C螺旋锥齿轮铣齿机 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探索三个转变重要途径牢牢把握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创新发展的重大机遇,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浪潮中发挥龙头作用。▲2014年5月10日上午,习近平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同现场职工亲切交流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推动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深化实施科改示范行动等专项工程,让广大经营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和工匠标兵在推进三个转变中大展身手、建功立业,成为实现三个转变最富创造力的主力军。▲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中核集团展出华龙一号的复制模型,华龙一号是自主研发的安全、可靠、经济的第三代先进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和走出去战略的亮丽名片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中国建材展出了连续弯折60万次不破损的0.03毫米超薄柔性玻璃、国内首支疫苗用中性硼硅药玻瓶、85.6米大型海上风机叶片模型等展品 ▲2021年5月10日中央企业高端装备制造创新成就展上,中国中车展出的复兴号标准动车组,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高速列车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激发三个转变强大动力 ▲2020年9月29日,国资委召开视频会议,对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实现三个转变需要好的制度机制作保障,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要朝着实现三个转变聚焦发力。
▲2020年11月23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位于浙江宁波的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召开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现场推进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转变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特别是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是各类所有制企业的共同使命和重大责任。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装备视察时首次提出,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小编为您分享全文: 强化创新引领 加快三个转变 更好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翁杰明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制造强国建设。翁杰明表示,近年来,国务院国资委专门出台质量品牌工作系列文件,强化考核引导激励,建立长效机制,搭建了中国品牌论坛、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双创示范基地等一系列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专业化平台,引导支持中央企业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引入战略投资者,支持引导战略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在三个转变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打造一流的企业品牌,鼓励企业加强品牌战略研究和全面质量管理,将品牌意识融入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以质量创品牌,以服务优品牌,讲好品牌故事,塑造品牌形象,提升品牌价值,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特区,深入落实激励机制,坚持特殊人才特殊激励,对重点科研团队一律实行工资总额单列,对科技人才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中长期激励政策,建设更多高水平研发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给予更大容错空间,在中央企业形成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坚持以出资人为主导,推动中央企业深化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确保中央企业真正成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对实体经济能够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名副其实的国家队。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大力推进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塑造我国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更大贡献。无论是代表国家实力的天宫探梦、嫦娥奔月、北斗导航,还是捍卫国家主权的航空母舰、东风导弹、歼20、运20,无论是享誉一带一路的中国桥、中国路、中国港,还是成为中国名片的高速铁路、华龙一号、5G通信网络,中央企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大国重器的责任担当。
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将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在推动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制造强国中发挥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夯实三个转变战略支撑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力度,优化研发支出结构,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培养更多具有全球战略眼光、市场开拓精神、管理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的科技、管理、技能人才队伍,特别是加快培养一批急需紧缺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保障。促进产业链供应链有效协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充分发挥中央企业示范带动作用和产业引领功能,牵头组织产业联盟,加强与产业链相关企业的协调合作,提高产业链协作效率,促进深度交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打造发展融合、利益共享的良好生态,形成产业链有序竞合新格局
为进一步提升与租赁有关企业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力,推进制造商、租赁商和使用单位的紧密互动,整合现有产业链资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经研究决定在BICES北京工程机械展增设工程机械租赁展区,诚邀所有与租赁业有关的企业参展、参与为进一步提升与租赁有关企业在工程机械行业的影响力,推进制造商、租赁商和使用单位的紧密互动,整合现有产业链资源,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经研究决定在BICES北京工程机械展增设工程机械租赁展区,诚邀所有与租赁业有关的企业参展、参与
标签: 应两国要求 美国将从乍得和尼日尔撤出驻军 辽宁铁岭:以花为媒促文旅发展 运城盐化欧芬爱尔公司开启“直播合作”新模式 CBA季后赛四强出炉 半决赛上演辽粤大战 王敏到公路(物流)公司西山服务中心党支部调研
评论列表
现场拍图 根据双方当天签署的《榆林市人民政府 西北大学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科创中心合作协议》,双方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以平台搭建、项目研发、成果转化为载体,共建西北大学榆林碳中和学院,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学研究中心,秦创原(榆林)碳中和产业创新谷,气候变化和地球科学博物馆,探索校地合作新机制、新模式,建立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的合作关系。
明确规定再制造产品应具备与原型新品同样的质量特性,出厂时进行与原型新品同样的检验检测或认证。
将粮食、生猪等重要农畜产品生产所需机具全部列入补贴范围,应补尽补。
吴培国秘书长走访日立建机(中国)有限公司 山野边总经理对吴秘书长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同时感谢协会长期以来对日立建机(中国)发展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发展改革委、卫生健康委、住房城乡建设部、水利部、自然资源部、应急管理部、体育总局等负责)(十六)优化城市交通服务体系。